报告期内,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新增产线如期建成并顺利达产,公司名义产能从2022年底的10.5万吨跃升至20.5万吨■★■■,产能同比增长95.24%。2023年,公司实现多晶硅产量197◆◆,831■★◆◆★.25吨,超过本年预计的190,000-195,000吨,产量同比增长47★■.84%(2022年产产量:133,812.22吨)★◆,占本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3.83%◆★■◆★,产量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公司身为国内领先的多晶硅专业生产商★■◆■,主线产品多晶硅主要用于加工硅锭、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等太阳能光伏产品,是光伏产业链的前端供应商。报告期内,全球光伏产品需求强劲增长★★★■,但多晶硅市场价格却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多晶硅行业也迎来了行业升级和产品迭代的契机◆★◆。公司深耕多晶硅行业十余年■★■★,凭借行业领先的质量和成本优势,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和良好的业界口碑■◆◆★★。
2024年公司的多晶硅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内蒙古包头二期10万吨多晶硅新增产能预计将于第二季度投产■★★★■。届时,公司名义产能将达到30.5万吨。考虑到年度检修等因素◆★,预计公司2024年多晶硅产量为280■★◆◆★■,000-300,000吨。
公司在加强自身研发实力的同时,高度重视与技术咨询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借助外部研发机构的力量,努力提升公司整体的技术水平◆★★,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报告期内★■★■■◆,在各制造公司设置研发实验基地,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签订校研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在多晶硅领域开展合作研究■★★★。2023年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列入包头市企业研发机构备案单位■★★■◆,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取得批复、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光伏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省级)、荣获新疆尔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省级)、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光伏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新疆尔自治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50强评选(省级)第三名等称号■◆◆■,公司一项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持续在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切实发挥引领作用★■■★◆★。
公司的核心产品为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处于行业上游。由于多晶硅生产的化工属性■■★■◆,对安评、环评、能评的要求极高;其生产工艺复杂,拥有较强的技术壁垒◆■■■,需要精良的生产设备和优秀的人才团队;同时,投资规模庞大,应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单万吨棒状硅产能投资在8-10亿元左右;此外,产能建设周期长,大约需要12-18个月★★◆■◆◆,投产后产能爬坡又需要约3-6个月。多晶硅作为制造光伏电池主要原材料,目前几乎没有成熟替代品,因此,在光伏主产业链中◆◆,多晶硅扩产难度最大,更容易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采购工业硅粉等原材料后,自行生产高纯多晶硅产品◆★,并以向下游硅片厂商直接销售产品的方式实现盈利★◆■◆。
公司生产部门根据与客户签订的长期供货协议、具体合同及订单■◆◆■、公司产能、对市场的预期判断情况、年度检修计划等综合考虑确定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和月度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公司成本★■、质量情况请参照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和分析一■■、经营情况讨论和分析2、深化成本品质优势,领航行业前行■★■★■◆。
公司“向上一体化及横向拓展”战略是一贯的、明确的。业务向上延伸至多晶硅的原料工业硅及辅料圆硅芯■★★■★,通过对工业硅及圆硅芯业务的补齐和强化,做到对原辅料产品品质、成本的高效控制,实现上游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横向拓展至半导体多晶硅、有机硅领域★◆◆■◆★,通过对半导体硅料的持续研发投入■◆◆■★■,升级产品等级和强化技术团队科创能力,筑牢技术护城河。同时在数字制造★■■■★■、智能控制方面持续发力■■★◆,并在其管理效益加持下,提升对硅料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确保公司始终处于硅料环节的领先地位。
光伏行业属于新兴行业,产业发展历史较短。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在行业内已深耕多年,经历了国内和全球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期■■◆◆◆、产能过剩和需求萎缩带来大量产能出清的低谷期、国内光伏产业在政策扶持和规范下的稳步发展期以及目前来到平价上网的行业拐点等行业发展历程■■★★■,对行业有深刻的认识,能够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及时调整公司技术方向和业务发展战略★◆★。公司技术骨干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为公司产品升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
公司地处西部地区,并就近采购工业硅粉等原材料和电、蒸汽等能源,导致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对于主要原材料工业硅粉■★◆◆★★,公司主要向当地硅粉工业商采购;生产所需的电和蒸汽等能源,公司向当地能源公司天富能源600509)、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购。2023年1-12月公司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的采购额占原材料总采购额的比重为81.50%。2023年1-12月公司向天富能源、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采购额占能源总采购额的比重为97.44%。若公司主要供应商无法满足公司采购需求,或公司与其合作发生变更,则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可能被迫向外地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导致采购价格或运输成本上升■★■,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2021年6月2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ureauofIndustryandSecurity)以所谓“涉嫌侵犯人权,参与对新疆尔自治区尔族、哈萨克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成员的★★◆、大规模任意拘留◆★◆、强迫劳动和监控”为由,将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公司与已雇佣的少数民族员工统一签署公司制式用工合同,与公司雇佣的汉族员工适用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存在“强迫劳动★★★”的情形。自公司成立以来,从未在美国境内开展任何生产经营业务;公司生产经营所用的多晶硅生产相关技术系公司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形成,生产所需原材料不存在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管辖的物项■■★,生产经营所需的软件和设备基本可以实现替代★■◆★,被列入实体清单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但不排除因地缘政治矛盾升级,公司等国内光伏企业被美国等国家、地区或境外机构组织采取进一步限制或制裁措施,使得国内光伏产业面临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提醒投资者特别关注相关风险。
围绕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开展产品和技术研发,始终是公司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责,也是作为负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以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为导向◆★★■■◆,公司未来将重点研发高质量、低成本的N型硅料作为首要规划目标;在半导体硅料市场国内需求旺盛、进口替代意愿强烈的背景下,12英寸硅晶圆用硅料、8英寸及以下硅晶圆用硅料以及电子特气将是产品规划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公司新的价值增长极,和新的差异化、高端化竞争的核心优势所在◆■◆◆◆★;在电力、热力、原辅料★■◆◆■■、质量控制等研究方向开展系列能源高效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过程绿色低碳、质量全程追溯的研发项目,将是技术规划聚焦的重点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2■★◆★,908.1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6,269.6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8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577◆★■,593.6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84%。
公司下游硅片行业的集中度较高,2023年1-12月★■■,公司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为22.70%★★★,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为83★★◆★.53%★★■,客户集中度较高。若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或者主要客户的经营★■■、财务状况出现不利变化★★◆◆★,或者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未能及时培育新的客户■★◆◆◆■,将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依托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管理及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公司提供的多晶硅产品各项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单晶硅片用料产量占总产量比例已达到99%以上,单晶硅片用料占比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公司99%以上的产品已达到电子三级水平,90%以上的产品达到电子一级水平■◆★■■,位于行业前列。
2023年◆★■■,我国光伏产业在超预期发展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调整■◆◆★★,随着产业内周期性库存消耗及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光伏上下游的供需格局急剧扭转,上游硅料端竞争博弈加剧,硅料价格的理性回归一方面迫使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另一方面则激发出优质产能产品升级的动力。
通过研发多晶硅装置能量综合回收与利用,完成了关键装置能量消耗分析与研究■★■★◆,并在关键装置进行验证优化。通过多晶硅物耗控制研发对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可回收利用的硅氧烷和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公司推进节水、固体废弃物和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创新项目,稳步提高企业水资源再利用比例,强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其中,内蒙基地污水系统通过污水和废水综合回收■★◆,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公司通过研发降低多晶硅料的金属、非金属杂质含量■★★★★,完成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杂质元素在线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评价,使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稳定多晶硅中金属杂质含量均匀性方法研究项目,完成了多晶硅产品中的硅芯金属杂质数据信息溯源★◆■,解决硅料金属杂质异常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非均匀性金属杂质的引入问题。
2023年★★,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超预期发展。据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约21◆★★,630万千瓦,同比增长148◆★■★◆★.1%。2023年,我国在累计发电并网容量方面连续突破4亿、5亿、6亿三个台阶■★◆。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光伏发电并网容量达60,891.8万千瓦■★,同比增长55.3%。而在海外市场,光伏产业同样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间全球新增6个GW级新兴市场。传统欧美市场中,美国的光伏装机容量首次突破30GW◆◆,为迄今为止装机量最高的一年;欧洲市场受益于绿色能源转型政策影响也得到进一步扩大★★★★■。
公司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加冷氢化工艺制备多晶硅★★,主要流程是将冶金级硅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三氯氢硅后,经过精馏提纯、还原■★■◆◆★、产品破碎整理、尾气回收、冷氢化等步骤加工,生成高纯晶硅。自1955年开发成功后,西门子法已经经历了超过60年的持续改良,技术成熟、安全性高■★、产品质量高为目前改良西门子法的核心优势■■■◆★■。此外,改良西门子法能够生产9N-11N的高纯晶硅★■,同时兼容太阳能级和电子级产品生产。综合来看,目前改良西门子法有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竞争优势。
多晶硅生产成本主要由工业硅粉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和折旧等制造费用等构成■★★★■。公司通过不断改良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内蒙古大全新能源设置有含氟废水、高盐废水、中水回收★◆★★■、三废处理、污水零排等装置,可达到生产污水零排放,减少系统外购水量■◆;新疆大全新能源循环水减排项目、蒸汽增压等措施减少蒸汽外购。通过不断的精细化管理,生产成本屡创新低★■★。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2023年以来全球及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随着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全球能源政策利好◆■★■■、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产业链价格下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以及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大力推动★★★◆,预计全球光伏装机高增长预期不变,我国光伏产业仍将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公司掌握高纯多晶硅的核心制备工艺,在精馏、冷氢化、三氯氢硅还原◆■★■、尾气处理、产品破碎筛分等工艺流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的核心技术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2年,在国家“双碳★◆◆★”战略支持下,光伏产业各环节扩产提速◆■■◆★,多晶硅环节虽也在加速扩产■◆★,但受制于技术难度大、投资高★◆■★■、项目建设场地受限条件严苛、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影响■★■◆■■,扩产进度相对滞后■★★◆◆■。上下游的产能错配、供求关系变化,使2022年多晶硅价格基本处在高位运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加入多晶硅项目建设。
公司现有业务主要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计划新增半导体级多晶硅产能1◆■★,000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高于公司目前产品,生产技术难度较高★◆◆■★,应用领域及目标客户与公司现有产品不同。公司未从事过半导体级多晶硅的生产,如果该募投项目因生产或技术经验不足无法实施、延期实施◆■,或产品质量、产能释放未达到预期★■,或客户开拓未达到预期,则可能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现预期收益★★■★◆。
公司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和月度生产计划。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相适应的采购计划◆■◆◆■◆,并提交管理层审批后执行。对于工业硅粉、石墨夹头★★■、包装物等主要采购物资,公司通常与主要合格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双方就产品规格型号及定价原则◆■★、采购量范围、质量标准、质量保证◆★★■、包装方式及要求◆■、运输和交货◆■■★◆★、付款方式等条款进行约定,并根据原材料库存情况和采购计划向供应商发出具体订单实施采购★■。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中包括部分易燃★■★★◆◆、有毒以及具有腐蚀性的材料,存在一定危险性,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要求较高。未来如果公司的生产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危险材料和设备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危险物泄漏等意外事故,公司将面临财产损失、产线停工■★■◆、甚至人员伤亡等风险,并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十多年光伏行业经验的结晶,适合行业发展现状和公司的实际情况。
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单晶硅片用料占比逐步提高◆■◆★。目前单晶硅片用料产量占比已达到99%以上,其中N型高纯硅料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青睐,2023年内销量节节攀升◆■■■,截止12月份公司N型高纯硅料销售占比已达约60%。
2023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声明提出,在21世纪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具体而言★◆★■■,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从2022年的1055GW增加到2030年的5457GW。
2022年,在国家◆■◆“双碳”战略支持下,光伏产业各环节扩产提速,多晶硅环节虽也在加速扩产,但受制于技术难度大、投资高■■◆、项目建设场地受限条件严苛、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影响,扩产进度相对滞后。上下游的产能错配、供求关系变化★■◆★★◆,使2022年多晶硅价格基本处在高位运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加入多晶硅项目建设★◆★■。2023年,前期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影响,国内多晶硅供给量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多晶硅价格的快速回落。若未来业内扩张产能持续释放致使供需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多晶硅价格将进一步下行,从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所处的光伏行业具有产能扩产周期长、技术更新快、关键成本占比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公司能够提前关注行业、环境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势★■◆◆◆。多晶硅作为晶硅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光伏电池下游技术进步可能会导致下游对多晶硅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公司必须在技术研发★★、工艺开发和改进、新产品开发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785,568★◆◆.0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比例为65.35%,在建工程698,458.12万元,主要为内蒙古包头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在建项目及1000吨高纯半导体硅料项目★■◆◆。上述固定资产存在由于损坏◆★、技术升级和下游市场重大变化等原因出现资产减值的风险◆■★。公司目前采用的多晶硅生产工艺为较为先进的改良西门子法◆■◆,若由于光伏行业技术路线或者多晶硅生产技术路线发生重大改变■★■★,出现其他更为领先的生产工艺,亦会导致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出现减值的风险。
2023年,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指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协议主要由长期供货协议、销售合同/订单组成。针对多晶硅主要客户◆■,公司通常与其签订锁量不锁价的长期供货协议,协议期限通常在一至五年不等。长期供货协议一般就产品规格型号及定价原则、供货量范围、协议期限等条款进行约定,具体每月的供货数量和产品单价一般以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订单为准。为保障合同顺利进行,长单客户需支付一定金额的预付款,抵扣每月订单金额■★■★■。2023年1-12月期间公司收到长单预付款约3.04亿元。对于未签署长期供货协议的客户,公司通常在每次交易时与其签订销售合同,就每次交易的具体条款进行约定。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属于“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业务属于★★■■◆◆“6.新能源产业—6.3太阳能产业—6.3.2太阳能材料制造★◆◆”中的晶硅材料。
公司高纯多晶硅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光伏行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光伏产业在过去十多年中整体经历了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已实现或趋价上网★■◆◆,但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调整对光伏行业仍具有较大影响■■■■■。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逐步成熟、行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成本的持续下降■★★◆★,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总体呈现减弱趋势。未来如果光伏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动◆◆★,则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结合低成本能源优势以及地处硅产业基地集群优势,一直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2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是多晶硅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高纯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多晶硅经过融化铸锭或者拉晶切片后,可分别做成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进而用于制造光伏电池。根据下游生产硅片的不同,可将高纯多晶硅分为单晶硅片用料和多晶硅片用料。
目前★★,我国半导体硅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只有个别公司具有少量的半导体硅料◆★★■◆,是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卡脖子★◆■★◆”环节。未来随着信息化向智能化的社会变革,中国集成电路的大规模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安全、稳定★■■★◆、高效的国内供应链体系。
数字化科技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顺应这一趋势,公司全面启动了数字化转型项目,并在2023年成功实现了流程节点及数据的全面线上化■■★,构建起了◆■★★◆★“全流程★◆■◆■■、全要素、全闭环”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构建了完善的工艺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工艺知识库,我们实现了技术◆★★■■、工艺、生产和质量数据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更精准地指导和规范员工的现场操作。不仅提升了管理的精细度■■◆★,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2021年末起,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光伏市场需求愈发旺盛★★◆■★,产业内各环节扩产提速。公司作为原料端主要供应商于2021年底宣告于内蒙古包头市投建“30万吨/年高纯工业硅项目+2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2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2.1万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10万吨多晶硅及二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分别于2022年一季度、2022年四季度启动建设。
此外,2023年还开展了还原炉致密料比例提升技术开发、还原炉高产低能技术开发、氯硅烷纯化研发项目、多晶硅产品整理洁净度提升研发等项目★■◆★,对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品质量、产品的致密料比例、还原电耗以及产品的外包装等有很大提升■■■◆,进而提升了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品竞争力。
在光伏产业政策的持续驱动下◆★★★■,国内多晶硅厂商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我国多晶硅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产量持续创新高◆■★■★★。根据中国硅业分会数据,202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超143万吨★◆■★■◆,同比增加76.33%。随着国内多家龙头企业的优质产能逐渐投产■■,国内外高成本产能逐步退出■★,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多晶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技术水平高◆★、成本优势明显、规模效益突出的企业集中。
2023年,公司成功实施了多项降本增效措施,包括分级能量回收、分级废水回收、还原系统智能控制及对六氯乙硅烷(SiC)高沸裂解回收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颇为显著。2023年,公司年均多晶硅单位现金成本自2022年的53◆◆★★■.06元/公斤降至42■◆★■★.70元/公斤,降幅达19.53%。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相关规定,新疆大全新能源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均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同时★★■,根据财税[2011]58号《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2号公告《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大全能源主营业务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范围,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若未来公司未能持续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且大全能源主营业务不再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范围★■★◆◆◆,或者国家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则公司需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将显著上升,从而使经营业绩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在“才用八方、智纳百川”人才观的价值引领下■★,公司将不断拓展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网络招聘、内部竞聘等渠道,为人才的选拔提供广阔通道■■★;计划在日常培训基础上开展中高层管理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学历深造、特种作业等专项赋能培训,助力员工岗位能力不断提升★★★■■■;会持续开展薪酬调研结合薪酬调整工作,确保员工薪酬处于行业高分位值水平◆★■★,以匹配员工工作价值;并不断完善优化绩效数字化管理水平,科学合理评价员工工作绩效◆◆★★,以激励员工展示个人能力和价值。还将继续高度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开展丰富多样的员工关系活动,增强员工与企业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纽带,使员工始终感觉到被看重、被尊重。
2023年1-12月,公司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为36.13%,其中主要为工业硅粉。工业硅粉的价格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单位成本◆◆★■,工业硅粉价格的向上波动将导致公司成本上升,进而对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工业硅粉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会给公司原材料采购管理及存货管理带来难度◆■,对公司正常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单晶硅片用料生产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提高◆★★★◆,单晶技术的性价比逐渐凸显■◆◆◆,逐步成为行业主流技术路线。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数139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107项;新增获得专利数6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
2023年1-12月,公司生产成本中的电力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为36.23%★■◆★■◆,比例较高,电价波动对公司相关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具有较大影响。虽然公司与其电力供应商签署了保障供应用电的协议,并约定了较长时期内的用电价格,但由于煤炭价格存在波动,公司用电价格存在向上波动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若政府在经济调控过程中采取能耗及用电控制等措施,则公司能源供应存在短缺的风险◆★,从而对公司开展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之一,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216.88GW,同比增长148.1%■◆,这一新增装机规模不仅创出历史新高,且几乎为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4年新增装机之和,行业发展速度远超预期。2023年,光伏制造行业的主要原料多晶硅,国内产量超过143万吨,同比增长66■◆.9%◆◆■★;2024年我国预计新增光伏规模190-220GW■◆,继续维持在高位■■,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为390-430GW◆◆★■■★。
公司通过引进并自主优化的硅芯制备■★■◆■、硅粉回收■◆★★◆、循环水减排■★◆◆★■、梯级余热利用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自主研发的还原自动控制◆◆★★◆■、采用洁净水淬技术◆★、络合吸附除杂技术等■■◆★,使公司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公司的盈利主要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和质量最优战略实现,其中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报告期内,★★■★“降低多晶硅料的金属◆◆★、非金属杂质含量的工艺研究◆■”下新增■◆“痕量表体金属控制关键技术”子项目◆★★★■,投资预算总额对应增加30,000万元■◆。
随着N型电池取代P型电池成为主流,N型硅片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对应的N型硅片企业的开发,和公司现有N型硅料市场份额的成比例提升,将是市场开发的首要任务◆★;半导体硅料将是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半导体硅料存在质量验厂严格、产品认证周期长◆◆■■★、标准要求严苛等特点,因此开发下游合作单位★■■◆,为未来半导体硅料销售提前做好市场准备,将是市场开发规划的重心之一;公司硅料在国外受认可度较高■★★★★★,同时海外硅料有着更高的溢价水平,因此海外市场的开拓和份额的提高也是市场开发规划的重点■■★。
伴随着下游新一代以N型硅片为基底的电池技术(例如Topcon电池和异质结电池等)的广泛应用◆★★■,上游N型硅料出现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高纯N型硅料的主要生产商之一★★★,敏锐感知市场变化并提早布局,使公司得以在此轮产品迭代中实现N型硅料产品的快速放量。2023年公司N型硅料销量53■■◆■★,219.40吨◆★★■★,其中12月份N型硅料销售占比达到59■◆■★■■.11%。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申请专利数464项,其中发明专利111项■◆★,实用新型专利351项,境外专利2项■■◆;累计获得专利数322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284项★◆◆■■,境外专利2项。
光伏产业上游包括多晶硅的冶炼、铸锭/拉棒、切片等环节,中游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环节,下游包括光伏应用系统的安装及服务等。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公司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产品质量长期保持稳定■★★◆,获得了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2023年通过引进水淬设备◆■■★■★、质量提升技改等,提高了N型料产量。公司建立了从原辅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管控体系,取得了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公司的产品及生产过程符合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要求。公司通过数字化项目,将公司的流程★■★◆◆、规范标准固化到系统中,使整个生产运营系统规范、可控;通过数字化系统对核心技术、数据做加密处理◆◆■◆■,有效杜绝了技术秘密外泄■■■★;采用大数据及建模工具■★★★■,实现关键生产环节自适应调节并不断自主学习、优化,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将继续秉持对全部供应链相关方开放的态度,坚持合作共赢■◆,择优采购的原则,同时会通过新项目的建设,在未来实现核心原辅料的自主可控,确保供应链安全。并将建立健全集采分购的运行模式,实现总部集中询比价◆◆■★■,定价后制造公司执行采购业务◆★★。在设立专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的同时,为实现供应链线上集成,规范供应链管理,公司将进行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升级,优化供应商认证资审、送样试用■◆■◆、现场考察★◆◆、绩效考评、生命周期调整★◆◆、信息变更维护全流程模块,持续提升与供应链相关方的协同互动效率★★◆■,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公司内蒙产线%生产N型硅料的能力,新疆产线%,未来通过技术改造后■◆,N型料产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研发路线将始终服务于客户对高品质硅料的需求★■◆◆★。
公司于2021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开曼大全已于2010年10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与开曼大全需要分别遵循两地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部门的上市监管要求。中美两国存在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理念差异,公司和开曼大全因适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并受不同监管要求,在具体会计处理及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和信息披露范围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中美两地资本市场成熟度和证券交易规则不同,投资者的构成和投资理念不同,若控股股东开曼大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市场的股价出现波动,也可能导致公司的股价出现波动★◆■◆。
2023年■■,产业内周期性库存消耗叠加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影响,国内多晶硅供给量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多晶硅价格的快速回落■◆◆。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销售力度,积极消化产品库存,其中新疆基地基本实现满销,但受多晶硅价格下跌因素影响,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由于N型电池已证实具备P型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在终端需求的推动下◆★◆★,N型硅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N型多晶硅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品质需要达到国标电子三级以上,硅料头部企业拥有扎实的技术功底、领先的创新能力、稳定的品控体系,因此在产品品质升级以及高品质硅料规模化生产上具有领先优势,仍将保持着领先的行业地位及盈利水平。
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大幅增加至842人◆◆◆◆,较上年同期增加87★◆■■■◆.53%■◆★★■★。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品改进,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公司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流程,显著提升研发效率■■◆■。报告期内,公司于新疆■★、内蒙古两个建设基地均实施了多项技术创新研发活动◆◆,吸引顶尖人才,以巩固和提升技术领先地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成本稳步下降的同时,公司凭借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高效的质量控制流程,成功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023年公司99%以上的产品能满足下游单晶硅片需求,99%以上的产品超过光伏一级达到电子三级标准以上;90%以上的产品在电子一级标准以上■◆★;充分展现了公司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目前多晶硅产能为20.5万吨/年。根据硅业分会数据,2023年度国内多晶硅产量超143万吨◆★◆◆■◆,公司对应期间的多晶硅产量为19■■★.78万吨,约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3◆■■.83%,规模在业内处于第一梯队。
随着P型电池接近理论极限转换效率,具备更高理论极限转换效率的N型电池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2023年N型电池尤其是TOPCON和异质结电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硅片★◆、电池、组件P向N型的转变过程中,下游采购在关注多晶硅的性价比的同时,也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半导体级多晶硅相较太阳能级多晶硅对纯度要求更高,公司凭借在高纯多晶硅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横向拓展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有望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地位■★★,推进半导体多晶硅的国产化进程。
受益于产量增长★★■★■,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多晶硅销量200■■★◆,002★■◆◆.29吨,同比增长50.48%。报告期内★◆◆★■,公司保持满产满销状态,产销率达101.10%。
公司若未对前瞻技术布局、无法保持持续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则可能出现技术被赶超的风险■■■◆★,会导致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被削弱■◆◆■★■、市场变化应对能力失调的风险。
公司始终将产能、成本和质量作为三大核心驱动力,通过持续优化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加强公司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与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链布局完整,整体制造能力和市场需求全球领先。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影响,“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迎来市场化建设的高峰。此外,随着光伏发电成本大幅降低■■★◆■,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逐步实现,我国光伏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动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